「社會工作師初級考試題庫」2022年初級社會工作實務模擬題
一、單項選擇題
31、患者老吳聽完醫生對其治療方案的解釋后感到不滿,向醫院相關科室投訴,認為醫生并沒有完全掌握其病情資料,特別是對前期治療出現的情況不滿。此時,社會工作者恰當的介入應是()。
A.鼓勵老吳咨詢其他醫生
B.告訴老吳治療方案沒有問題
C.向醫生轉告老吳的不滿
D.協助醫患關系雙方再次交流溝通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在出現醫患矛盾時,醫務社會工作者要幫助醫患雙方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使患者對醫生和醫院加深理解和信任,解除患者對醫生的誤會,平復患者的情緒。
32、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投入“美麗鄉村建設行動”,在某村開展生態環保項目。該機構在項目設計中,將培育“新鄉賢”社區骨干、發展“綠色志愿者”隊伍、倡導“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等活動作為推進項目的手法,開展社區服務。該機構的做法屬于社區資源鏈接的()方式。
A.資源整合
B.資源共享
C.資源配置
D.資源互補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社區資源的鏈接方式如下:資源整合、資源共享、資源配置。資源整合是社區內各類組織在強調社會分工的同時,通過整合既有資源,爭取更多資源,形成功能上的互補與互依,來達到共同的目標;資源共享是指相鄰社區都有資源,但資源的種類不同,如一個社區有豐富的場地資源,另一個社區有豐富的人力資源,為了改善社區的環境,促進社區的發展,相鄰的社區通過共同合作的方式,各自獲得自己的利益或達到自己的目的;資源配置是指在社區服務過程中,社區社會工作者根據資源的不同特征,配置資源,采取組織、培訓、咨詢、合作等不同方法進行彈性使用,以保障資源能夠被有效地協調和使用,發揮資源的最大效率。社區社會工作者應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協調與溝通、控制與評估等過程有效管理種類繁多的資源。例如,社區居民骨干、志愿者、普通社區居民都是人力資源,應通過有組織、有目標、有計劃的方式來利用這些人力資源,開展各種社區服務。本題中通過培育“新鄉賢”社區骨干、發展“綠色志愿者”隊伍等活動推進項目,符合資源配置的方法。
33、為了進一步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某農村社區召開村民大會,鼓勵村民獻計獻策、共商本村振興舉措。一位村民發言說:“鄰村駐村的第一書記帶領村民發展有機生態農業,并建立了網上農產品銷售平臺,引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咱們村也應借鑒他們的經驗,走致富之路。”根據布雷德紹的社區需求分類方法,這位村民表述的是()。
A.感覺性需求
B.表達性需求
C.規范性需求
D.比較性需求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A項中的感覺性需求指社區居民或服務對象感受到或意識到,并用言語表述出來的需要;B項中的表達性需求是指社區居民或服務對象把自身的感覺通過行動表達出來的需要,如申請服務、排隊等侯服務等;C項中的規范性需求是指由專家學者、專業人士、政府行政官員評估而決定的需求;D項中的比較性需求是指社區居民或服務對象將所得到的服務與其他類似社區所提供的服務進行比較,而認為有所差別的需要。
34、隨著移動支付的普及,某社區的一些老年人希望學習如何使用手機購物,但缺少相關知識和技能,也擔心會遭遇網絡詐騙。針對這一需求,社會工作者小王為他們舉辦了以手機購物、安全消費等為主題的講座。從社區教育的基本目標看,小王所做的這些工作屬于()。
B.補償式教育
A.控制式教育
C.發展式教育
D.融合式教育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社區教育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補償式教育、控制式教育、發展式教育。A項中的控制式教育通過一些宣傳教育的活動,重點控制不守公德和破壞秩序的行為,這種社區教育以阻止性方法為主,通常不是樹立正面的模范去宣傳理想公民所應有的態度和表現。B項中的補償式教育是通過社區教育課程及其有系統的活動補償社區居民沒有接受的正規教育的知識空間。補償式教育通常采取非正規的教育方式,從居民的實際經驗出發,提供必需的知識和技能。C項中的發展式教育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重點挖掘居民在知識、行為、態度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個人潛能,協助居民體察社會,發現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并聚集個人和集體的力量,改善社會,創造平等和諧的社會。本題中的老年人主要缺乏手機購物方面的知識,社會工作者組織培訓給他們提供必要的課程和知識,屬于社區教育中的補償式教育。
35、初中生小亮學習成績優異,但是每次考試他都會非常緊張,甚至是恐懼。社會工作者小高在得知小亮的情況后,選擇系統脫敏法來幫助小亮。小高運用系統脫敏法時,應該把握的操作環節是()。
A.確定目標、商定獎懲清單、形成契約
B.肌肉放松、全身放松、心情放松
C.放松訓練、敏感等級建構、系統脫敏訓練
D.深呼吸、聽音樂、放松練習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系統脫敏法可以幫助學生克服考試恐懼情緒。系統脫敏法有三個操作環節:放松訓練、敏感等級建構、系統脫敏訓練。
36、學生人際關系的困境分為親子關系困境、朋輩關系困境和師生關系困境。社會工作者老張發現初中生小康深陷親子關系困境。由于小康從小受到父母的過分溺愛,自理能力和自主能力較差。在進入初中后,小康發現自己的自理能力遠遠不如別人,感到非??鄲?。社會工作者對小康的問題進行評估后可以得出,小康與父母屬于()。
A.糾纏的親子關系
B.疏離的親子關系
C.平等的親子關系
D.無助的親子關系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親子關系困境的表現為:一是糾纏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控制過于嚴格或過度溺愛,不給孩子自主發展的空間;二是疏離的親子關系,父母與孩子缺少正常的溝通交流,對孩子不管不問,孩子感受不到愛和關注。本題中,由“小康從小受到父母的過分溺愛,自理能力和自主能力較差”可知,小康與父母屬于糾纏的親子關系。
37、王女士發現12歲的兒子最近學習不專心,沉迷于網絡游戲,成績明顯下降。為此,王女士與丈夫嘗試了很多方法管教兒子,但收效甚微。兒子平時還算聽話,與王女士夫婦也較親近,就是沉迷網絡游戲的問題讓王女士頗為煩惱。于是王女士向社會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接案后,首先進行需求評估,以便找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在此工作步驟中,小李運用家庭結構圖描述王女士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其中,表示王女士與其兒子關系的連接線應是()。
A.實線
B.虛線
C.波折線
D.阻斷線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在家庭結構圖中,用線段表示家庭成員關系形態或狀況;實線代表已婚,虛線代表未婚。從夫婦關系衍生下來的孩子以線段相連,父母和子女之間,子女和子女之間用粗實線表示關系的緊密,細實線表示關系有問題或關系不好。從題于中可以看出,兒子平時還算聽話,與王女士夫婦也較為親近,就是沉迷網絡游戲的問題讓王女士頗為煩惱,王女士與兒子的關系緊密。因此,王女士與其兒子關系的連接線應是實線。
38、小張夫婦發現兒子小強有一些很不好的行為習慣,如自己玩過的玩具不整理、說話也沒禮貌。千是,他們向社會工作者小孫求助。小孫根據家庭行為學習原理為小強設計了行為改變的方案,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A.指導小強改變不良的行為習慣
B.指導小張夫婦學習新的親子溝通方式
C.指導小張夫婦形成家庭角色分工,并制訂家庭規劃
D.指導小強學習新行為,并鼓勵父母及時給予鼓勵
【答案】D
參考解析:家庭行為學習要求社會工作者首先要與父丹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指導孩子學習新行為的同時,鼓勵父丹親在孩子做出適當行為時給予鼓勵,在孩子做出不當行為時給予懲罰,幫助父丹親指導孩子學習新的行為,改善父丹親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
39、為了推動矯正社會工作的發展,國家鼓勵、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力量依法參與()矯正工作。
A.社會
C.學校
D.家庭
B.社區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鼓勵、支持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愿者等社會力量依法參與社區矯正工作。
40、社會工作者在為留守兒童提供服務時,應該優先考慮留守兒童的()。
A.身體狀況
B.學習成績
C.興趣和特長
D.利益和需要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兒童社會工作實務的原則包括優先原則、利益最大原則、最小傷害原則、平等參與原則、生態系統原則。其中優先原則是指在為兒童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社會工作者應該優先考慮兒童的利益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