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師初級考試題庫」2022年初級社會工作實務模擬題
一、單項選擇題
41、某社會服務機構承接了政府購買的貧困家庭救助服務,對貧困家庭進行評估。關于評估的說法,錯誤的是()。
A.評估只需要在救助服務的初期開展
B.需要在服務過程中動態推進評估
C.評估是對貧困家庭開展救助的基礎
D.需要邀請貧困家庭的成員參與評估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評估的主要特點為:(1)保持連續性,評估是救助工作的開始并持續整個救助過程;(2)救助對象的參與,社會工作者對救助對象的評估不是單向的,評估不是社會工作者自己的工作,而是需要救助對象積極參與;(3)動態推進、全面了解,評估隨著工作的開展不斷深入,是一個動態的連續過程;(4)合理利用知識和經驗,社會工作者要以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中的有關個人成長、家庭關系、精神健康的知識為依據來觀察和評估。
42、獄中服刑人員老張已有多年未見女兒,十分想念,由于女兒遠嫁外地,老張不忍心讓女兒長途奔波來探視他。矯正社會工作者小何在得知老張的情況后,協助老張女兒申請了遠程探視,老張父女通過視頻“見了面”。在交談中,女兒告訴老張,今年她又生了一個兒子,女婿也升了職,日子過得很好,老張很欣慰。小何的工作回應了老張的()需要。
A.社會適應
B.教育
C.正常家庭生活
D.經濟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家庭是溫暖的港灣,是每個人生活的基本場所。矯正社會工作者既要鼓勵服務對象構建正常的家庭生活,又要協助服務對象恢復正常的家庭生活。這樣做既是為了滿足服務對象對正常生活的渴望,也是為了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促使服務對象朝著正常的方向轉變。
43、小李夫婦的獨生女性格內向,不善與他人交流,學習成績也不好。小李夫婦經常因孩子的教育問題發生爭吵。小李認為孩子太懶,學習不用功,而妻子又縱容孩子,才使得孩子學習不好;妻子則認為小李只關心孩子的學習,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對孩子太嚴厲,影響了孩子性格的健康發展。依據家庭系統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李夫婦的問題是由孩子的不良行為導致的
B.孩子的問題是由整個家庭的不良溝通方式導致的
C.小李夫婦的問題是由他們的教育方式不同導致的
D.孩子的問題是由小李夫婦的教育理念不同導致的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家庭系統理論有三個基本觀點:(1)轉變看待問題的角度。家庭遭遇的危機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家庭成員要善于發現問題背后的機會,主動調整溝通方式,為解決問題提供新的機會。(2)轉變家庭溝通的方式。轉變家庭溝通的方式可以有效解決家庭功能失調的問題。家庭成員的問題不僅不是獨立存在的,還與其他家庭成員有關聯。(3)轉變理解問題的立場。整個家庭不良的溝通方式會導致某一家庭成員出現問題。家庭成員的問題應該放在整個家庭系統中去分析。本題中,小李夫婦的孩子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也不好。由家庭系統理論可知,小李夫婦孩子的問題不是孤立存在的,與整個家庭的不良溝通有關。
44、小娟今年33歲,她和丈夫兩個人來到城市打工,他們把8歲的女兒也帶到了城市。小娟和丈夫忙于工作,很少關心孩子的學習。最近小娟發現,女兒除了不適應城市的學習、生活,還有了很多壞習慣,如亂丟東西、不整理自己的衣物等。小娟說了女兒,女兒也不聽,小娟為此很生氣。社會工作者在了解了小娟的家庭情況后,還了解了小娟所在社區的情況,社會工作者的服務體現了()。
A.以家庭為基礎
B.以家庭為中心
C.生態視角
D.危機介入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社會工作的基本假設如下:(1)提供以家庭為基礎的支持;(2)堅持以家庭為中心的理念;(3)采取危機介入的模式;(4)運用生態視角。運用生態視角不僅要求社會工作者把受助家庭成員放在家庭環境中去考察,同時也要把家庭放在更大的環境中去理解。本題中的社會工作者不僅了解了小娟的家庭,還將她的家庭放在社區的情境中去理解,其服務體現了家庭社會工作中的運用生態視角這一基本假設。
45、單親媽媽阿芳因經濟困難向街道辦事處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請。街道辦事處收到申請后,委托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跟進阿芳的低保申請。機構社會工作者小王探訪了阿芳家,了解了她的家庭經濟狀況,還走訪了她的鄰居,并核查了相關信息。小王的上述做法屬于最低生活保障服務內容中的()。
A.幫助申請救助
B.提供心理支持
C.識別服務對象
D.促進社會融入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對象識別就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標瞄準機制。一般來說,社會工作者主要通過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的方式,了解困難群眾的家庭經濟狀況,并對照各個地區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選擇最需要或者最貧困的人群作為救助服務對象。本題中的社會工作者探訪了阿芳家,了解了她的家庭經濟狀況,還走訪了她的鄰居,此過程屬于識別服務對象。
46、老王年輕時在戰爭中負傷,導致下肢癱瘓,背部長期疼痛。傷病嚴重影響了老王的身心健康,降低了他的價值感和自尊感,也限制了他社會交往和職業發展的空間。老王的上述情況呈現出優撫安置對象具有()的特點。
A.行動能力強
B.軍隊情結深
C.需要層次多
D.年齡結構優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優撫安置社會工作服務對象的特點包括覆蓋范圍廣、軍隊情結深、需要層次多、問題壓力重。在本題中,服務對象老王有健康維護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需求,體現了需要層次多的特點。
47、社會工作者小張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幫助軍休干部學習智能手機的使用方法,協助軍休干部運用微信與轄區內有共同愛好的老年人建立聯系,擴大他們的社會交往空間。小張上述做法的主要目的是促進()。
A.軍休干部與社會融合
B.軍休保障與地方保障融合
C.軍休干部間的關系融合
D.軍休社區與駐地社區融合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軍休社會工作的介入策略在微觀層面是推進軍休老人與社會老人融合,在中觀層面是推進軍休社區與駐地社區融合,在宏觀層面是推進軍隊保障與地方保障融合。在本題中,社會工作者協助軍休于部運用微信與轄區內有共同愛好的老年人建立聯系,擴大他們的社會交往空間??梢娚鐣ぷ髡叩慕槿氩呗詫儆谲娦莞刹颗c社會融合。
48、研究表明,涉毒家庭大多存在對未成年子女監護不當的問題,同時,孩子在學業和生活上取得的進步是一種支持服務對象戒毒的正向力量。據此,禁毒社會工作者計劃運用小組工作方法為有未成年子女的吸毒人員提供幫助,激發他們關注子女成長的動機,提升其對孩子的監護能力。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最適宜開設的小組是()。
A.“愛如明鏡”親職教育小組
B.“涅槃重生”同伴教育小組
C.“生命如歌”戒毒康復小組
D.“無毒人生”社會適應小組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A項中的親職教育是向兒童的父母和家庭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并為他們提供具體的科學育兒實踐指導和日常育兒問題咨詢。開設“愛如明鏡”親職教育小組,可以激發涉毒服務對象關注子女成長的動機,提升其對孩子的監護能力,同時也可以利用孩子在學業和生活上取得的進步促進服務對象戒毒。
49、25歲的小新因吸食冰毒成癮被責令社區戒毒,成為社會工作者小林的服務對象。小林通過評估發現,小新“溜冰”是為了“助興”,他身邊很多朋友也這樣,小新沒有什么改變動機,持續吸毒的可能性較大。對此,小林擬運用激發小新內在動機改變的方法為其進行個案輔導,以幫助其戒除毒癮。下列小林制訂的干預策略中,有助于激發小新內在動機改變的是()。
A.與小新探討遠離毒友的方法
B.與小新探討持續吸毒的好處與壞處
C.與小新探討如何調整不良的生活方式
D.與小新探討如何遵守社區戒毒的相關規定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針對涉毒人員的社會工作介入也稱禁毒社會工作,是指社會工作者通過社會工作方法,包括個案輔導、家庭輔導、小組工作、學?;顒雍蜕鐓^活動等,充分利用社區資源,協助各方力量幫助涉毒人員戒毒和康復,并教育動員社會民眾遠離毒品、健康生活。在本題中,服務對象吸毒是為了助興,因此可以推斷出小新對吸毒的好壞并不了解,覺得有“好處”,所以社會工作者小林與服務對象小新一起探討持續吸毒的好處與壞處,可以讓小新了解到吸毒的負面作用,增強改變的動機。
50、某社會工作機構了解到當地小學的學生下午放學較早,許多學生家長因工作原因無法照看孩子,于是,該機構與社區居委會合作開辦了“四點半課堂”,開展學生臨時托管、課后學習輔導等服務。該機構的上述工作屬于()兒童福利服務。
A.支持性
B.保護性
C.補充性
D.替代性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A項中的支持性兒童福利服務的服務對象是全體兒童及其家庭,尤其是家庭監護狀況良好的家庭。B項中的兒童保護服務的對象是遭受人為傷害,包括虐待、忽視、剝削和暴力傷害的兒童及其家庭,內容主要包括傷害預防和傷害應對服務。C項中的補充性兒童福利服務的對象是父母親職能力不足的兒童及其家庭,內容主要包括為經濟困難家庭鏈接資源,為兒童提供經濟補助;為時間和精力不足的父母提供托育服務;為新生兒及其父母提供健康育兒資訊和技能培訓服務。這類服務的目的是通過彌補父母親職能力的不足,改善父母的親職狀況,以滿足兒童成長的需要。D項中的替代性兒童福利服務的對象是親職不當和親職缺失的兒童,內容主要包括家庭收養、家庭寄養和機構養育或教養。在本題中,學生家長因工作原因無法照看孩子屬于親職能力不足,開展的工作屬于補充性兒童福利服務。